2023年6月8日—10日,由河南省遗传学会、河南省植物学会、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举办的植物科学前沿高端论坛在河南农业大学龙子湖校区图书馆1楼报告厅举行。论坛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和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种康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瞿礼嘉教授、郭岩教授、王学路教授和章文华教授作学术报告。河南省遗传学会理事长吴建宇及部分会员参加了会议。
瞿礼嘉以《被子植物雌雄相互作用机制》为题,介绍了雌雄受精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并围绕小肽AtLuRE1s和XIUQIUs调控花粉管弯曲和受精现象的信号调控途径进行了深入阐释,提出了植物如何启动受精补偿及阻止多精受精的机制。
郭岩以《盐胁迫下植物对根尖分生组织的保护和维持的研究》为题,围绕盐胁迫下SOS信号途径对主根分生组织的维持和保护机制进行了阐述。SOS2能通过增强PLT蛋白的稳定性促进对盐胁迫下根尖分生组织的维持, GSO1通过调控凯氏带的形成及中柱中Na+的进入,并激活SOS途径,最终参与植物对盐胁迫的响应。
种康以《水稻寒害感知信号网络》为题,从水稻面临的寒害危害到低温信号转导网络,再到信号网络中“分子模块”在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的分享。重点介绍了COLD1、COG1、CRT3等低温感受器以及COLD11通过DNA损伤修复增强水稻耐寒性的作用机制。
王学路以《光和能量调控大豆共生固氮机制》为题,认为光信号和光能都是根瘤形成的必要条件,光信号可诱导STF3和FT2a蛋白从地上部分转移到根,在根中被CCaMK激活,从而调控豆科植物根瘤的形成。报告还提出根瘤固氮也需要大量的能量,并对其机制进行了阐述。
章文华以《水稻耐盐信号及转录调控》为题,对盐离子内流、盐害的感受、转录调控和去毒机制向大家进行了说明,介绍了钾离子转运基因AKT2调控水稻耐盐性的机制,并阐述了耐盐基因的转录调控子RST1调控水稻水稻氮素代谢应答高盐胁迫的分子机制。
报告结束后,专家们详细解答了在座师生提出的问题,并就相关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